產品研發(fā)應回歸需求本源
電飯鍋是家庭普及率非常高,使用率也非常高的小家電產品,對于這一產品,消費者最初可能的關注點只是電飯鍋能不能很快把飯煮熟,使用上安不安全,使用壽命長不長等問題上。如今,電飯鍋的生產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對于企業(yè)來講,如果產品在市場中有競爭力,就必須要有新的突破。因此,近幾年,國內市場中電飯鍋產品從內膽材料、加熱技術、外型結構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使產品的使用壽命更長,外觀更漂亮,使用上更加節(jié)能,功能更豐富等等,產品檔次也得到不斷的提升,其中電壓力鍋就是市場中非常受消費者關注的一個電飯鍋的升級產品。
雖然說目前電飯鍋的種類和功能越來越多,但從電飯鍋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最基本的功能應該是煮飯,無論我們對這一產品做怎樣的改進,都必須是圍繞著其煮飯這一本源進行,不僅僅要讓它能煮飯,還必須要讓消費者感受到你的產品煮出來的飯更好吃,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中才會有持續(xù)的競爭力。
國外市場對于電飯鍋產品的需求也有差別,歐美市場的消費者一般來講喜歡操作簡便的產品,不太在意煮飯的質量如何,而日本市場對于電飯鍋煮出來米飯質量的要求就非常高,很講究飯的口感。雖然國內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很少有問到煮飯口感如何,但伊立浦投入到國內市場的產品,都是把口感好作為產品的基本訴求點之一,進行深入的研究。
要想讓電飯鍋把飯煮好,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從物理屬性上來看,鍋膽的厚度應該越厚越好,目前國內市場中很多產品的鍋膽厚度都在1mm~2mm左右,一般來講如果要使電飯鍋煮出的飯口感佳,內膽厚度至少要達到3mm以上。另外發(fā)熱盤的弧度也很重要,弧度設計得科學合理,包容性就越好,與鍋膽的接觸會更加充分。相對來講這些物理上的屬性是比較好實現的,最難的是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烹飪方法需要不同的壓力和時間,需要研究清楚這兩個技術參數。如果要把一個產品做好,對于這些技術參數的研究,企業(yè)就必須要舍得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
以一個簡單的煮飯功能為例,米的種類非常多,有大米、玉米、高梁米、小米、薏米等。即使是同一種米,也會有很多種類,例如大米又可分為秈米和粳米,秈米粒細長,米質較差,碎米多,粳米米粒圓短,米質好,碎米少。從產地上講南方的大米偏干,北方的大米比較粘,米的脹性也不同,吃水性也不同。因此,把米煮熟是很容易,但要把不同的米都煮出口感好的飯的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必須要有非常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
某飯煲企業(yè)在研制一種新型電壓力鍋時,僅僅為了設定“煮飯”一項功能的最佳數值,在一年多的試驗階段,為了避免把飯煮焦,使其松軟、粘度、甘甜等口感達到最佳的效果,技術人員先后取來東北米、絲苗米、貓牙米、泰國香米等多個品種,然后再要根據米量的不同,分別測試各自所需的壓力和時間,煮了1000多次米飯,用掉的大米足足超過一噸,最后才取得一個普遍適用的數值——“30千帕12分鐘”。 因此,伊立浦近期推向市場中的最新壓力可調的電壓力鍋,可針對不同的煮食對象能夠啟動不同的壓力,既能夠自動設定也可以手動設定,即使是同一種米也可以煮出不同口感的飯,消費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是做軟一點還是硬一點的飯。
電飯鍋特別是電壓力鍋的消費者價值,要回歸到需求的本源上,這個本源的核心是煮飯的美味。這方面的研發(fā),企業(yè)要下很大功夫。希望同行在這方面有更優(yōu)秀的技術出現。
評論:
目前沒有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