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分離技術劃分凈水器
目前市場上所有的凈水器產(chǎn)品基本上都采用了兩種主要技術,即超濾技術和反滲透技術,這些技術的劃分標準是按照濾芯采用何種膜而進行區(qū)別。
采用反滲透膜的凈水器稱之為反滲透凈水器或者純水機,也稱作RO機;而采用超濾膜的產(chǎn)品則被稱之為超濾凈水器或者超濾機,除此之外,廣義的超濾凈水器還包括采用微濾膜和納濾膜的產(chǎn)品。所以,要想了解超濾和RO凈水器,首先要了解幾種過濾分離方式以及所應用的膜。
◎超濾技術
超濾膜
超濾膜是超濾凈水器不可或缺的構件,超濾膜過濾技術自然成為了超濾機的“根本”。超濾膜是一種化學合成物,常用的有PVC膜、PAN膜、PVDF膜等幾種。
PVC膜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塑料薄膜,這種膜有較好的韌性和耐腐性,而且材料成本物美價廉。但PVC膜應用在凈水電器上的缺點是過濾出來的水口感差,現(xiàn)在凈水廠家解決的辦法是在PVC膜后面加置活性炭進行異味的吸附,用以改善口感。而PAN膜和PVDF膜等本身無異味,相對于PVC膜來說要更為理想一些。如果導購員介紹采用PVC膜,可以拿起聞一下,因為PVC膜是塑料薄膜,本身有異味。
超濾膜屬于中空纖維,由一束纖維制成的濾芯,中間與外圍相分離。一般按照進水方式有兩種分類形式,分別為內壓式和外壓式。
內壓式中空膜處理方式是,原水從中空的中心當中進入,由膜壁流出。內壓式是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處理方式,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點,最突出的是中空空間過于狹小,容易被雜質堵塞或者被細小的碎石破壞,一旦被破壞,整個濾芯的使用都會受影響而報廢。隨著技術的改進,現(xiàn)在很多產(chǎn)品采用了外壓式的過濾方式。
外壓式的過濾方式采取了原水從外緣進入,然后從中空纖維中流出,這樣保證了中空纖維本身不會被堵塞。但外壓式依然是不完美的,因為中空纖維容易被外部強大的水流施壓力之后而導致變形。
超濾凈水系統(tǒng)示意圖
所以說,中空纖維要求既要很柔軟,又需要有一定的強度。中空纖維有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其孔徑大小。當然,孔徑越小的產(chǎn)品越好。細菌的通過率是其質量評判標準,即細菌的過濾率為99.9999%的6個lock單位為最佳,并且這個孔徑是超濾膜中最大孔徑。除此之外,膜孔徑分布的均勻度也是評判超濾膜好壞的標準之一。還可以通過出水量來判斷膜的優(yōu)良與否??偖a(chǎn)水量越多,填充的膜面積越大。
采用超濾膜的凈水器最突出的特點是出水量大。超濾膜的孔徑為0.01mm,鈣、鎂、鉀等直徑小于超濾膜的有益礦物質才可以通過。所以在過濾了水中的鐵銹、泥沙、細菌、病毒等物質之后,能夠保留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同時不需要用電和產(chǎn)生廢水,在使用成本上充分體現(xiàn)節(jié)約之道。
沁園超濾機
◎微濾技術
微濾膜是用纖維素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利用其均一孔徑來截留水中的微粒、細菌、膠體等,微濾膜能夠過濾微米或納米級的微粒和細菌。超濾和微濾都屬于膜分離技術,兩者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界限。
◎納濾技術
納濾過濾方式可以說是從反滲透技術當中衍生出來的介于超濾和反滲透膜之間的一種分離技術,納濾技術主要通過納濾膜實現(xiàn)其過濾功能,因其孔徑范圍在幾個納米左右而得名。
納濾膜大多由醋酯纖維或與其性能類似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大多數(shù)應用于廢水再利用、飲料濃縮以及藥品分離等方面。
納濾技術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因為鈉濾膜孔徑只有0.0001微米,自來水必須通過高壓泵才可以做到正常工作。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分辨納濾凈水器與超濾和微濾凈水器最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是否有高壓泵。
◎RO反滲透技術
RO反滲透膜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membrane的縮寫,由于RO膜的孔徑是頭發(fā)絲的百萬分之五, 一般肉眼無法看到,細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體的礦物離子能夠通過,其它雜質及重金屬均由廢水管排出。
RO反滲透膜工作原理
對RO膜做個形象比喻的話,可以將其看做一張網(wǎng), RO膜的網(wǎng)眼極其微小,小到只能讓水分子和比水分子小的物質通過,而其他大分子物質則被隔離開來,得到的是百分之百的純凈水,也就是H2O。所以,采用RO膜的標志性產(chǎn)品是純水機。
評論:
目前沒有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