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類資源共享的瓶頸
在共享經濟的模式中,家電行業(yè)涌現(xiàn)出了眾多的服務平臺和品牌商。廠家有自身的服務體系,一些線上線下的零售大鱷也在建立自己的平臺。提升效率,共享服務資源,打通供應鏈,這是服務平臺打的口號。但據(jù)一做了多年安裝類產品代理和服務的商家談,這些平臺所提出的、解決的所謂用戶痛點是偽痛點。
瓶頸之一:用戶信息流的掌控與競爭。
對消費者來講,如果家里的電視機壞了,有無數(shù)的辦法來解決報修問題,但是對于選擇在一個平臺發(fā)起信息等待回復,還是直接拿起電話去溝通更方便、直接,通常消費者都會選擇后者。但凡涉及到服務,就有服務滿意度問題。大家可能都經歷過在淘寶上購物,收到貨物不滿意的現(xiàn)象,淘寶可以支持用戶在平臺上給差評。但事實上遇到這種情況的買家可能更愿意拿起電話去直接溝通,因為比在平臺上給差評更直接。
因此,對消費者而言,有更直接的電話溝通方式,一定會選擇這種直接的方式,而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之前如果沒有通過電話溝通,服務人員就上門,對消費者而言,就是陌生人,消費者會更有戒心,包括信任度也更差。
對于用戶信息流的掌控與競爭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西門子的服務體系依然通過400派工,如果通過其它渠道,服務商就會出現(xiàn)白干活的現(xiàn)象,因為后期結算有問題。此外,現(xiàn)在家電業(yè)的保修期越來越長,很多產品都是保內的,保內只能與工廠結算,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容易打通。
瓶頸之二:各品牌均設有自身的壁壘。
家電行業(yè)各大品牌都有自己的服務系統(tǒng),海爾、美的、格力等,其中,格力要求其服務人員不能去做其它品牌,其實各品牌均不希望自己的服務人員為其它品牌所用,只是大的品牌對自己的服務人員監(jiān)管更為嚴格,如格力指定在人保買保險,如果不是人保購買的保險,那就不能接格力的服務定單。從這個角度來講,服務資源共享很難實現(xiàn)。
越是大的品牌對服務端的掌控力越強,這就會造成資源閉塞,而不是共享。大家都認為,如果品牌要長遠發(fā)展,就要自己建立服務體系。其實對代理商而言,亦是如此,代理商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服務體系,把服務掌控在自己手中才更有競爭力,也更為放心,這也是一些代理商愿意投入服務的原因。
據(jù)這位做了多年服務類產品的代理商稱,以前做代理,會問廠家的服務是否有保障,但現(xiàn)在不會再考慮這個問題,只要認為廠家的產品好,代理商有服務能力,不需要廠家提供服務。而且代理商自己的員工用起來更便捷、安心。因此,安裝類產品的代理服務商,現(xiàn)在就要從源頭開始,在消費者還沒有購物時,服務人員就與消費者建立聯(lián)系,這樣消費者就知道未來就是這個公司的人員提供上門服務,從而打消了顧慮,更有安全感。
瓶頸之三:服務產品很難標準化。
目前,確實眾多的個體服務以平臺為紐帶滿足社會需求,精準的個性化服務借助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實現(xiàn)。提到服務資源共享,大家都會以網(wǎng)約車為例,認為共享平臺消除了阻礙個性化服務的信息障礙,信息成本下降、信息不對稱減少,供求匹配效率大大提升,促進了服務升級。
互聯(lián)網(wǎng)強調共享,但服務業(yè)卻很難實現(xiàn)共享。如物流,從A點到B點,可能通過公式算法就能算出需要多長時間和多少成本。但同樣型號的一臺電視需要維修,不同的故障產生的費用不同,如何給消費者建立收費標準?再如熱水器安裝,不同管線距離產生的費用也不同,同是鄰居,安裝下來的費用也不同,就是因為安裝環(huán)境不同,標準也不同。
另外,消費者個性需求也不同,比如在夏天很熱,用戶家里空調需要維修,但廠家通過流程派工最快也要次日,那么用戶會說,我愿意加錢,因為今天就要享受到空調帶來的涼爽,于是就出現(xiàn)了非標準化的需求。對于服務而言,有很多環(huán)境因素,包括主觀的,客觀的,不是通過技術手段就能整合出相應的標準和規(guī)范。
評論:
目前沒有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