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店也能比拼大賣場——淺談縣級專賣店建設之七
小李開專賣店,雖然和其它人一樣遭受了市場冷淡期的影響,但是他年輕而且很有想法,并且很善于學習,因此在經(jīng)營中他往往能出奇制勝。但是這次小李卻很苦惱。因為上級市場的連鎖賣場下沉到三四級市場,把門店開到了專賣店附近。而小李銷售的品牌在一級市場的代理商已經(jīng)與該連鎖賣場有了合作,于是跟隨該連鎖下沉到小李的專賣店所在的市場。面對大賣場的競爭,小李該怎么辦?
出于廠家對市場的覆蓋考慮,同品牌的商品,往往是在專賣店和大賣場這兩套渠道體系同時運營,目前甚至還有電商這個渠道體系了。渠道之間的競爭自然在所難免,對于專賣店來說,大賣場著實給自己的生意帶來不少的麻煩,比如說:
大賣場客流大,我們小專賣店比不過這些大店;
廠家對大賣場有傾斜政策,資源和人力投入更大;
大賣場不遵守價格體系,隨意降價,廠家監(jiān)管不到位;
大賣場每次節(jié)慶都搞大型活動,導致許多顧客非要等大賣場做活動再買;
大賣場刻意強調(diào)自己的賣場品牌,導致有些顧客相信大店,懷疑我們這些小專賣店;
廠家對大賣場和專賣店的產(chǎn)品劃分不清,沒有做到用產(chǎn)品來進行區(qū)隔;
……
總而言之,不光小李抱怨,周邊其它家電專賣店的老板也抱怨:專賣店生意難做,與這個大賣場有很大的關系,廠家應該拿出足夠有效的措施來解決。
問題總是要解決的,也總是能解決的。首先有一點,過于抱怨大賣場對專賣店生意所帶來的影響,從思維角度的來說,就是一種消極的逃避思想。遇到問題時,先習慣性的在別人和客觀上找原因,推卸自己的責任,然后就抱怨生意不好做,請問牢騷發(fā)了這么多有什么用?能解決問題嗎?有時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帶來新的問題。例如這店老板若是在店里帶頭抱怨大賣場搶了專賣店的生意,店員們會想些什么呢?那就更有理由了,你看老板都承認了嘛,說明和我們沒關系,也不可能去研究如何創(chuàng)新、如何在與大賣場展開競爭了。
大賣場不可能消失,廠家也不太可能為了顧及專賣店的生意,而去控制和約束大賣場。作為專賣店,就別指望廠家能主動出面平衡專賣店和大賣場之間的問題了,還得是要靠自己。作為專賣店,如何比拼大賣場?小李也認識到抱怨是沒有效果的,于是開始尋找解決辦法。
首先要了解大賣場的運作機制,對比分析大賣場和專賣店之間的優(yōu)劣差異所在,從中找到專賣店的機會點所在。
首先作為專賣店老板自問一個問題:天天都對大賣場發(fā)牢騷,有深入了解過大賣場嗎?例如大賣場的商圈測定、內(nèi)部組織架構、基本運營特點、產(chǎn)品結構特點、客戶服務特點、節(jié)慶活動的特點與規(guī)律、促銷活動的設計與執(zhí)行特點、客戶維系體系等等,這也不是什么機密資料,找?guī)讉€在大賣場工作過的人,甚至在網(wǎng)上百度一下,都能查出來許多資料,即便是要把大賣場當成自己的競爭對手,至少先要保持足夠的了解。
接下來,我們再來分析在日常的運營工作中,大賣場與專賣店之間的差異,及給專賣店帶來的機會點:
1,關于大賣場的客流量
相對于專賣店,大賣場的客流量要大出很多,表面上看起來是不錯,也讓專賣店老板恨得牙根癢癢,尤其是看到自己門店每天門可羅雀的時候……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大賣場的客流大,但是進去逛一逛,看一看的比例居多,并且各品牌之間的干擾性強,導致顧客在每個品牌專柜區(qū)停留時間相對較短,動作節(jié)奏快,并且各個品牌專區(qū)之間的間隔就是一步之遙,顧客多走一步路,就到競爭對手那里去了,或者導購員注意力分散了些,沒及時迎接顧客,或是有那么一兩句話顧客聽了不舒服,抬腳就走了。即便導購員想做些細致的服務,可是沒有合適的空間和環(huán)境,顧客也靜不下心來。
專賣店雖然進店客流量相對小一些,但顧客進店的購買意愿相對高一些,顧客進店之后,相對停留時間較長,且專賣店是個半封閉的環(huán)境,外部干擾小,動作節(jié)奏慢,也比較能靜下心來,聽取導購員的介紹,形成封閉溝通,能讓顧客接受一個較為完整的接待流程,相關的品牌文化氛圍也能營造出來。
2,關于大賣場的賣場品牌影響力
大賣場自身的賣場品牌的確有較大的號召力,但這個賣場品牌更多是在突出價格因素(且是階段性的),對專業(yè)形象方面的塑造相對較為弱一些。
作為專賣店,在與顧客的溝通中,應該用產(chǎn)品品牌知名度對抗大賣場的賣場知名度,同時,更加營造和突出專賣店的專業(yè)定位,以專業(yè)來對抗大賣場的賣場品牌知名度。畢竟專賣店是屬于自己掌控,可以在專賣店里通過原料展示、圖片說明、模擬演示設備、視頻設備播放、專業(yè)檢測設備運用等多種手段,來進一步突出和強化專賣店的專業(yè)度。
3,關于大賣場的節(jié)慶促銷
大賣場每到節(jié)慶必有活動,這幾乎已成定勢,每次節(jié)慶活動,對專賣店也是沖擊。但是一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大賣場的節(jié)慶活動往往是上級總部統(tǒng)一規(guī)劃,缺乏足夠的靈活性和變通性,且時間點基本是固定的,活動的地點也是固定的。
專賣店自身的自由度和發(fā)揮空間要大出很多,活動時間點可以自由調(diào)動,可以提前進行,對大賣場的固定節(jié)慶點活動進行阻擊,或是延后進行,掉頭殺個回馬槍。具體的活動形式更是自由,發(fā)揮空間更大,更能貼近當?shù)叵M者的實際特性。再有一點,相對于大賣場的固守大本營所不同的是,專賣店可以走出去,走進附近的社區(qū)、公園、街道、大型企業(yè)等地,直接進行相關的宣傳和促銷活動。專賣店本身也可作為一個平臺,很多生意可以走出去做。
4,服務流程的保證
顧客在大賣場購物時,由于需要涉及多個環(huán)節(jié),例如導購員、柜組長、服務中心、收銀員、送貨員、賣場各類工作人員等等,存在多個對接點,不可能保證賣場的每個工作人員,都有足夠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和專業(yè)度。也就是說,大賣場不能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上細致與周到服務,加上大賣場客流量大,接待節(jié)奏快,人情味很難營造出來,很有可能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讓顧客心生不快,從而取消購買決定。
而專賣店是慢節(jié)奏銷售,時間較為寬裕,工作完全可以做得細致些,也能突出人情味,而且從接待到后續(xù)銷售工作,往往是同一位導購員負責,對接簡單,顧客的購物過程也相對輕松得多。
5,賣場的品牌與專賣店的個人信任
大賣場自身的賣場品牌形象高高在上,能給顧客帶來一定的保障和信任感,但這個保障和信任感是建立在賣場整體品牌的基礎上的,很難落到某個具體的人身上,并且只是在剛進店的時候有些作用。
作為專賣店,則可以通過導購員個人的服務態(tài)度和專業(yè)水平,來獲得顧客的認可和信任,這個作用是可以持續(xù)體現(xiàn)的。通過個人(顧客)對個人(導購員或店主)的信任,來對抗賣場強調(diào)的對企業(yè)的信任。
小李明白以上五點,盡管只是基礎的對比點和機會分析,但也讓小李對專賣店自身市場有了信心,重新回到有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相信他完全還能從中找出更多的對比點和新機會。所謂生意難做,不是沒生意做,而是做生意的人多了,這就更需要自己有積極的心態(tài)和主動研究的創(chuàng)新精神。生意好不好做,最終還是由人來決定的。
(責編 朱禹韜)
評論: